当前位置: 首页> 在线求签> 正文

文殊菩萨灵签苏武还乡

?

黄大仙灵签第32签:苏武牧羊

文殊菩萨灵签苏武还乡

求签吉凶:中平灵签

黄大仙灵签第32签:签诗

十九年前海上辛节旄惆败逐沙尘

餐毛嚼雪谁怜我惟有羊儿作伴群

注:古人姓苏名武。受困于番邦地方。在海上看羊十九年。天寒无饭食。以毛毯包雪食之。而无人可怜。惟羊仔陪伴。此乃凄凉之景象。

黄大仙灵签第32签:解签诗

苏武饮雪吃草籽,在风雪中挨了十九年,才得以还乡。获宣帝赐爵关内侯。签文道尽苏武牧羊的艰辛,十九年如一日,天天紧握汉朝的使节杖牧羊,最后连节杖旗旄也被风吹去才得还乡。

求得此灵签必要立心忠直,隐忍受苦,凡事有神助,化凶为吉。以苏武之忠,随后终得归汉为官也,就灵签而论,凡事极其辛苦,但到底可达目的。

黄大仙灵签第32签:仙机

财难求。名不遂。

行归迟。宅还滞。

问谋望。事难济。

畜与蚕。宜子细。

问六甲。当祷神。

病修善。免痛苦。

黄大仙灵签第32签:释义

流年:仍在艰辛挣扎中,要意志坚定。

事业:无论您在创业还是守业,都不要受外界影响。

财富:求财甚难,要坚持。

自身:凡事忍耐,多作福,多做公德。

家庭:家运阻滞多,提防小人从中作梗。

姻缘:是爱情备受考验的一年。婚事过了这个冬天再说。

移居:有搬迁之机会,往南方比往北方为佳。

名誉:大器晚成,勿追求急功近利。

健康:灵签暗示常有小病,但无伤大雅。

友谊:当您感到孤寂时,不妨主动去找寻旧日朋友。

风水:地运当塞滞。

遗失:求之亦难得。

自身:作福可免病。

天时:灵签暗示忧劳恐不止。

出行:去之总不利。

解说及记载:苏武牧羊

苏武,汉代的一位忠臣。字子卿。杜陵人。武帝派他出使匈奴,被番王单于拘留,威迫利诱,要他变节投降,苏武不屈,被放逐北海牧羊,所牧者,皆公羊,番王下令,除非他回心转意,又或者公羊能产子,才能获释。苏武天寒无饭食,以毛毯包雪食之,饮雪吃草籽,而无人可怜,惟羊仔陪伴,此乃凄凉之景象,在风雪中挨了十九年,才得以还乡。后获宣帝赐爵“关内侯”。

辛甲无妄卦云罩长椿格

此签中吉,本来是不实之兆,意思是名利奔驰,事业前程难有突破,人事上易犯口角,性格直率话语伤人会招致人家不满。亲情上难以依靠,但是,此签照命有道,隐士之星。恰逢牛虎相逢之年,去年所盼,提前到来。所以今年的签解应该是:事业荣华,人事顺利,自己多有所得,但一定要注意身体。

要了解签文

就要了解苏武的生平:"苏武是公元前一世纪中国汉朝人。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朝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朝皇帝(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最初,单于派人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著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今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棒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棒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就是在苏武的国家,老皇帝(汉武帝)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汉昭帝)继任皇位。汉昭帝即位后,与匈奴恢复和亲,并要求匈奴释放苏武等汉使。但匈奴诡称苏武已死,不肯放人。后汉使再出匈奴,扬言曾在上林苑中猎得大雁,而雁足更系有帛书,得知苏武在湖泽中。匈奴单于不得已,便释放苏武随汉使归汉。苏武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欢迎,从***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死后,汉宣帝命人画其像于麒麟阁,彰显其节操。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我不懂解签

不过相信如果你求事业

应该就表示你会像苏武一样

绝处逢生

脱离不利的境况.如果求家庭

爱情....唉

苏武妻子都改嫁

儿女四散

恐怕不会是一条好签.

参考: gb.cri/chinaabc/chapter17/chapter170405

china10k/trad/history/2/22/22z/22z08/22z0814

zh.***/w/index?title=%E8%98%87%E6%AD%A6&variant=zh-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