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两层意思。
一是中国伊斯兰教五项基本功课之一,除白天禁止饮食外,还有禁止房事等。二指中国旧时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以表示诚敬。
伊斯兰教斋月系先知穆罕默德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第二年作为履行斋戒功课的月份。斋戒最多为30天。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除病人、孕妇、哺乳的妇女、幼儿以及旅途之人外,均应全月斋戒。封斋从黎明至日落,戒饮食,戒房事,戒绝丑行和秽语。伊斯兰教认为,斋戒的意义在于陶冶性格,克制私欲,体会穷人饥饿之苦,萌发恻隐之心,以资济贫、行善等。
导语:沐浴的含义是什么想必大家还是很熟悉的,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洗澡了。但是当沐浴和宗教仪式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他就有了不一样的含义,今天我们来看看老黄历术语沐浴是什么意思。其实在宗教活动中,沐浴已经不仅仅是清洁身体的范畴。
老黄历术语:沐浴是什么意思?
沐浴是祈福设醮或还愿时清洁身体之谓。
道教斋戒沐浴
道教特别重视参加宗教活动前个人身心洁净的修持,并认为斋戒精严是通神达圣的津梁。道教诸品经典中几乎都有斋戒沐浴方可开经的训诫。
沐浴洁身
信徒来宫观参加宗教活动之先还要沐浴洁身。《沐浴身心经》上说:“沐浴内净者,虚心无垢,外净者,身垢尽除。”道教的沐浴要求人们洗去身上的污垢,也就是说洗身;更要求人们洗去心灵的污垢,也就是洗心。身上的污垢容易洗去,心灵的污垢怎么洗呢?《常清静经》上说:“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我们把心中的各种不良欲望除去就是洗心。经过澄心遣欲的修炼,自身心灵光明朗耀,元神内守,身心清静。这样在参加宗教活动时才能与神沟通,从而禳灾灾消、祈福福至,有求必应。沐浴有时也叫“香汤沐浴”,即是在洗澡水里加上“五香”,五香都有自己的特殊作用。《沐浴身心经》上说:“五香者,一者白芷,能去三尸;二者桃皮,能辟邪气;三者柏叶,能降真仙;四者零陵,能集灵圣;五者青木香,能消秽召真。”这段经语对五香的作用说的很清楚,用五香水洗澡能起到去邪、去三尸、去秽气、召真灵的神功妙用。五香在中药店中都能买到,信徒如果在家有条件香汤沐浴那自然非常殊胜。
斋戒沐浴是信徒到宫观参加宗教活动自我身心洁净程序,看似简单,实为重要,而且要行持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斋戒沐浴的精诚与否,关系到与神灵沟通,能否感应神灵灵感程度,所以特别要注意。另外,已婚夫妇的在参加宗教活动前一日要断房事,穿洁净的衣服,喝酒的要戒酒。
斋戒
所谓斋戒素食就是在参加宗教活动之前在饮食上不吃荤腥的东西,荤是指植物类的韮、蒜、薤(火葱)、芸苔(油菜)、胡荽(胡菜)。也叫“五辛”。不吃这些东西是因为生吃则会使人生嗔,熟吃则会助长人的欲念,而且这些东西都有很刺鼻的味道,会使人的气变浊,以防秽气冲犯神灵,所以不吃它。腥是指一切动物的血肉,包括乳脂、卵。不吃腥类东西是因为“大道仁慈,上帝好生”,不吃腥类东西以助长自己的慈悲道念,另外很多动物具有灵性如龟蛇以成北方玄武之象,鲤鳝知朝斗之真,牛之有功,犬之有义,雁之有序,戒而不食,则可以调合气性,感格真灵而有求必应也。斋是对鬼神表敬意之举,其形式有:不食荤腥酒、沐浴、穿洁净衣服、断房事等。这些祭祀之斋都属于外在形式的斋戒,而更重要的是“心斋”,心斋要人清心寡欲,超凡脱俗。道教讲万法千门,修心为上。
道教对道士的斋戒修持尤为严格。道教有正一、全真两派,虽然正一派在不举行宗教活动时可以吃荤腥的东西,但有“四不吃”的规定。在举行宗教活动时正一、全真斋戒修持的要求是一样的。全真派道士,特别是受了三坛大戒的道士斋戒修持更为严格。如果是常年持守斋戒,很多人做不到,特别是居家修行的,有时候也很不方便,或者是因为身体需要不能长年持斋。所以祖师开下方便法门,即在参加宗教活动之先和活动期间精严斋戒,或者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持守斋戒,在这些日子持守斋戒同样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可以得到福报。如“三元斋”,即农历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为上元、中元、下元斋日。这三个吉日分别是天官、地官、水官的圣诞,是赐福、赦罪、解厄的良辰。又如“庚申斋”、“甲子斋”,是在“六十花甲”的庚申、甲子日为斋日,这两天是灶君上天言人罪福,斗真下降的日子。又如“本命斋”,即在自己的生日那天为斋日,因人出生之时即母受难之日,修斋抒报恩之情,使父母以此修斋功德延福增寿。十直斋日即:每月初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月小却取二十七日)。八节斋日:立春日、春分日、立夏日、夏至日、立秋日、秋分日、立冬日、冬至日。四始斋日:正月初一日、四月初一日、七月初一日、十月初一日。另外袓师圣诞也为斋日。还有很多斋日,不一一枚举了。修这些斋日是为了解冤、拔罪、祈福、禳灾、保命、延寿等。
道门各派传承不同,所以各派对于门人的婚姻问题都有不同的要求。
正一:
元代以天师道统掌各符箓派法坛,上清、灵宝、天师等派合在正一名下,号称“三山符箓”,自此,上至上清灵宝等名门大教乃至走草根路线的闾山派、六壬门等法教,统归天师府掌管。这些道派门下又分火居出家两种道士,出家道士居住宫观之中,不婚娶,奉斋戒;火居道士可以娶亲蓄子,但是也要持戒奉斋,其中,天师道就不禁止门人婚娶,自张道陵天师以来,历代天师都以嫡亲身份继承法统。
全真:
全真派以及与之接近的隐仙派等,由于修炼孤身修行的清净丹法,所以禁止门人婚娶,并将断淫作为修道的重要标准。
所以,全真派门下道士不得婚娶,而正一派则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火居道士。
道教的戒律
道教戒律是一些约束道士思想言行的准则。道教的戒律依照不同的教派,有着不同的内容。一般说来,全真派的戒律严于符箓派。戒律的内容主要有不得杀生,不得喝酒吃肉,不得偷盗,不得邪淫等。戒律是教徒必须遵守的,而且必须有一个受戒仪式一名道士才能算作教徒。根据规则的严紧程度,戒律可以分成上品戒,中品戒,下品戒。根据节律的多少有“三戒”、“五戒”、“八戒”、“十戒”、“老君二十七戒”等。
除戒律外,还有道教清规,就是道士犯戒以后的处罚手段。具体条例派别不同则规定也不同。
道教的戒律,在吸取了佛教的一些内容和儒家三纲五常等要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内容。道教的清规戒律也是随时事的变化而变化的,当与政权的法律相冲突时,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道士见面怎么打招呼
我们可能日常生活中没有亲眼见到过和尚,但是在电视上或者一些文学作品中,我们还是经常能够看到和尚的身影的。我们大家也不难发现,无论是哪个和尚,就算是假和尚,在见到人的时候也会说上一句“阿弥陀佛”,在我们看来也是相当于打招呼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国家除了佛教非常有普及度外,道教也是很出名的。道士们平常见面是怎么打招呼的呢?
先从和尚的“阿弥陀佛”说起,他们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无非就是双手合十,一鞠躬,然后说上一声“阿弥陀佛”。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和尚化缘时的动作也是这样,不过他们口中的“阿弥陀佛”可不仅仅就是单纯的打招呼。要知道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最大的佛,也叫做无量寿佛或者无量光佛。平常信佛的人用作口头诵念的佛号,也表示祈祷或者感谢神灵等意思。对人打招呼念这个也是对他人的一种祝福。
道士打招呼也是一个道理,许多人可能在电视上看到道士们常常会念一句“无量天尊”,但是这是错误的。修道的人都知道,无量天尊可不是单一的,如果道士见面时就喊一句无量天尊,谁知道你喊的是谁,尊的是谁?所以正确的道门玄语应该是这样喊“福生无量天尊”或者“度人无量天尊”,又或者是“功能无量天尊”等,总之得喊全了,不能只说“无量天尊”,否则就会被认为是对天尊的不尊重。
当然,这样喊显得比较繁琐,所以一般来说到了现在,就有了简化,道士们见面打招呼一般都是拱手作揖,喊一句“某某慈悲”。“慈悲”就是道教常用的礼貌语,“某某”自然就是对方的称号。这种打招呼的方式和佛教倒也有相似的地方,也是一种祝福和祈祷。
当然,不只是礼佛修道之人平常见面要打招呼,我们大家无论是谁,平常生活中见到认识的人打声招呼也是应该的,这是最基本的礼貌问题。要知道我们中华向来认为自己是礼仪之邦,既然如此我们就更应该讲究这些基本礼貌不是吗?所以今天大家在见到同学或者同事的时候打招呼了吗?
一.斋戒
《颜氏家训》是最早提到庆祝凡人生日的,其中表达了一个观念,即在生日那天不庆祝本人的生日,而是要向父母表示感谢。常言道,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母亲生下一个孩子需要经历十月怀胎的辛苦,生下孩子后还要夜以继日地喂奶把他抚养长大成人,甚是辛苦。因此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就是通过生日来追思母亲分娩时的痛苦,感激母亲的哺育。南朝的梁元帝每到生日这天都需要斋戒,举办佛教集会,宣讲佛法来过生日,借此来感激父母。
二.抓周
这个习俗也延续到了现在。新生婴儿满周岁时会举行抓周仪式,在床前摆上笔墨纸砚、钱币、吃的、玩具等等,让小孩坐在床前不给他们任何指示,任由他们随意随性去抓。看看他们先抓什么后抓什么,以此来分析他们的兴趣,预测他们未来的前途。这个习俗在唐宋时期非常流行,当时无论是穷人家还是富人家都非常重视这个习俗。
三.吃长寿面
这个习俗即使在现在也是很常见的,现在很多人过生都会吃一碗长寿面。这个习俗源于西汉年间。汉武帝一天和大臣们聊天说,“人的人中长,寿命就长,若人中一寸长,就可以活到一百岁。”东方朔听了以后大笑,说要是按照这个说法彭祖活了800岁,他的脸就有8寸长,那得多长啊。后来变通了下方法,脸就是面,脸长就是面长,所以渐渐就演变成吃面来达到长寿的愿望了。
由此可见,古人过生日还是比较有仪式感的。
一、画符仪式的程序
画符有一定程序,决不可以简单了事、顺序颠倒。
从总的方面看,画符都要设坛行祭礼(尤其是道士),有所谓“总坛式”。总坛式里的总符咒写有道士们通常信仰的神祗——土地、城隍、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朱雀大将、玄武大将、黑杀大将等。如古代敦煌道士画符时所设的总坛式图中的总符咒。道士们还要造坛,造两块天帝的印把子(图2—2)。这两印是雕在坛上的,前后都要雕。
也有不设“总坛式”或造坛的,如“请仙箕法”等。请仙箕时,用三盘果子,茶、酒各三盏供于正堂屋的神龛上…,或供于临时设在屋外某个方位,相当于供桌的饭桌上即可。
画符前,先要净心——聚精会神,诚心诚意,清除杂念,思想专注,以及要净身、净面、净手、漱口,并要预备好水果、米酒、香烛等祭物,还有笔墨、朱砂、黄纸等。对这些用品,道士先用神咒来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1)笔咒:居收五雷神将电灼光华纳则一身保命上则缚鬼伏邪一切死活灭道我长生急急如律令。
(2)水咒:此水不非凡水北方壬癸水一点在砚中云雨须臾至病者吞之百病消除邪鬼吞吞如粉碎急急如律令。
(3)砚咒:玉帝有勃神砚四方金木水火土雷风雨电神砚轻磨霹雳电光芒急急如律令。
(4)墨咒:玉帝有劫神墨炙炙形如云雾上列九星神墨轻磨霹雳纠纷急急如律令*。
(5)朱砂咒:丹石镇凶魔灭鬼崩研书灵符三界通行急急如律令。画符之前,还要上香跪拜,祝告天地神祗,将要祷告主事表达出来。祝告完毕,取出纸墨或朱砂,正襟危坐,存思运气,一鼓作气画出所要画之符,中间不可有任何间断停顿。画符时要吹气于符中,同时还要一边画一边用嘴轻轻念咒。此外,不握笔之左手要作出书符时必用的日君诀、月君诀、天纲诀等手势。日君诀:变曲左手四指指尖,只有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月君诀:除第四指平伸,指尖朝上外,其余四指微向内弯。天纲诀:第二指平伸,指尖朝上,其余四指尖微向内弯。用口月君诀的目的,据说是取日、月阴阳真气,引气入符,借神灵助威,驱邪伏鬼,增加符的灵验性。用天纲诀,也在于用此指法,指挥鬼神,画符时借天纲指取纲气引入符内。
画符毕,将笔尖朝上,笔头朝下,以全身之精力贯注于笔头,用笔头撞符纸三次,然后用金刚剑指敕符,敕时手指用力,表现出一种神力已依附到符上的威严感,最后将已画好的符纸,提起绕过炉烟三次,如此这般,画符仪式才算完毕。
二、画符材料
画符的材料一般都有规定;画符一定要用墨或朱砂,尤以朱砂居多。之所以多用朱砂,在于古人以为朱砂有镇邪作用。符的载体用桃木板最多,因为古代多以为桃木有极强的驱赶魔邪之神力。其次有柏木板、枣木板、石块、砖和黄纸等。另外,布、绢丝的使用也很普遍。
符的载体不同,使用方法也就不同。木料符一般是挂或钉于某处,或烧成灰和上水吞服;石料和砖料的一般是埋于地下;纸料布料的,有的佩戴于身,有的烧成灰与水一起吞服,有的纸符或布符还须书写两份,既要吞食,又须张贴。如张天师祛病符(图2-3),此符是初一日得病者所用的祛病符。用朱笔黄纸书写,书时叩齿三次,含一口净水向东方喷出。边写边念祛病咒语:赫赫阳阳,日出东方,吾敕此符,普扫不祥。口吐三昧之)服飞门邑之光,捉怪使天蓬力士破疾用秽迹金刚降伏妖怪,化为吉祥。急急如律令敕!符写两份,烧成灰吞食一份,贴在门上一份。
三、几种特殊的画符法
如前所述,画符的方法一般是用笔将朱砂水或墨汁画于木板、石块、砖、纸、布或绢丝上。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特殊的画符法值得一提。
一是舌尖书符。舌尖书符不同于笔书。笔书是以毛笔书写,舌书则是以舌当笔直接书写。
之所以用舌尖书符,是因为舌尖所书之符有很强的“镇”的作用。由于舌代表心,心在五行中为火,书符所用之朱砂也近于火,犹如夜晚在森林中点起篝火,野兽则不敢近前面之理而“避邪”,西北为乾,乾为天,“元始”之“天”气就更有威慑力量了。
二是以手指凭空虚写虚画。止血符(图2-7)的画法就是如此。
这种符并不要写画到什么物体上,其关键是画符动作,所以在动作要求上极为复杂严格。这种符篆的目的不是长期的防御性的,而是在紧急情况中要求立即见效,所以符体的重要性远不如画符动作。由于符体没有长期存在的必要,所以只以手指空中比画即可。
这种以手指凭空虚写虚画之符的典型是治鲠符。
骨头等卡在喉咙里,在这种危急情况下,才可能把符写出贴在那里等候治疗,“神力”只能在画符动作中施放出来,动作一经完成,治疗也便结束。
这四个符的具体画法是:用半碗净水,左手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托起水碗。右手大拇指压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只伸直中指和食指,向东面吸一口气,再吹入碗中,然后用右手中指和食指在碗中水面写符。一边写一边念咒语:此碗水化如东洋大海,喉咙化如万丈深潭,九龙入洞。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写完后将半碗水一口气喝下。骨鲠等吞下之后,还要用化骨符(图2-9)消化骨头,用消稻麦芒及稻麦鲠符消化稻麦芒鲠。化骨符的画法是:左手屈无名指和小指,托水碗,右手拿筷子向碗中水面虚画此符,然后面对太阳喝下,据说骨头便会消化。
消稻麦芒及稻麦鲠符的画法是:右手在地上写“车车车”,用左脚踩住,再写“犇”,用右脚踩住。左手屈中指和无名指托水碗,右手向水面写符,边写边念咒语“雷击水”。写完后一口气把水喝下…。
三是用铜剑、师刀、令牌凭空虚写虚画。例如,瑶族相传铜剑为驱鬼邪、除妖魔之宝,所以瑶族在举行某些巫术仪式时,要用铜剑画符水、敕令,以降妖邪。侗族道师在敬祭鬼神时,要以令牌、师刀指水画符,以示镇妖除怪,逐鬼逐魔。
四、画符的时间禁忌
端午节是画符、造符水的吉日,画符造符多在这一天举行。画端午驱鬼符更是如此。
每年有四天不可乱画符,如若在这四天画符;不但不灵验,而且还有害。这四天是农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
画符最好选择子时或亥时。据说此时是阳消阴长、阴阳交接之时,灵气最重,其次午、卯、酉时亦可。
本文由作者笔名:188运势网 于 2024-12-31 17:25:33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yitaomi.com/wen/144828.html
上一篇
道士生病需要去医院吗
下一篇
道士牙齿坏了能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