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宗教信仰> 正文

金刚经是佛教的经书吗

金刚经属于四书五经么

《金刚经》不属于《四书五经》。

金刚经是佛教的经书吗

《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著作,其中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由此可以得知,《金刚经》不属于《四书五经》。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诸多文学作品当中,《四书五经》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些书籍旨在培养子孙后代,使他们能够重视文化和知识,同时也是向人学习正确的行为和道德规范。自其编纂以来,《四书五经》已成为了绝对的经典,成为世代传承的基础。

《四书五经》的重要地位

《四书五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四书五经》中的思想、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历史上,《四书五经》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古代读书人的必读之书,更是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思想家等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从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以来,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四书五经》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经典。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四书五经

金刚经有多少字

金刚经全文包含5184个字。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余氏颂,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最早由后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402)译出。共一卷。以后相继出现5种译本:一是北魏菩提流支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二是南朝陈真谛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三是隋达摩笈多译《金刚能断般若波罗蜜经》;四是唐玄奘译《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即《大般若经》的第九会);五是唐义净译《佛说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此经的注疏很多,在印度,除弥勒所造八十偈释本之外,尚有无蓍《金刚般若论》、世亲《核散金刚般若波罗蜜竖郑经论》、功德施《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相不坏假名论》,以及未被汉译的师子月、月官等人所撰的论释。

在中国,从东晋到民初,各家撰述不绝,主要有后秦僧肇《金刚经注》、隋吉藏《金刚经义疏》、隋智顗《金刚经疏》、唐慧净《金刚经注疏》、唐智俨《金刚经略疏》、唐窥基《金刚经赞述》、慧能《金刚经解义》《金刚经口诀》、唐宗密《金刚经疏论纂要》等书。近人注释亦有印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记》等多种。

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卷末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被称为一经之精髓。

儒教三经、佛教三经、道教三经,分别是什么?

先说明一点,三经的说法本身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教的经典都不止三个,就三经只是说流传较广,多数人比较认可以三部代表作.

网上流传的是以中国宗教协会禅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李安纲主编,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三套书为标准,它使三教精华公诸于世、弘扬光大.共分三卷。

《佛教三经》从书分为《金刚金》《圆觉经》《坛经》三个部分。

《金刚金》是大乘佛教的根本经典,是经中之王,其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境界。是佛经中最让人觉悟而且影响最大的经书之一。

《圆觉经》意思是圆满觉悟的经书。佛教的智慧就在于圆满的觉性,圆满的修行,圆满的智慧。是所有十二部经教的眼目核心。其宗旨是在自觉、觉他之外,更要觉行圆满。

《坛经》可以说是禅宗独产的标志,也是中国佛教的集大成者。禅宗标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也就是说,并不见得要去修炼苦行,摆脱世俗,只要能够从自已的心地上见到自已的本来佛性,那也就是修炼成就了。

佛经三经的另一个版本就是<金钢经><心经><坛经>不过说真话<坛经>是只有在中国佛教才有的.所以我个人认为说是中国佛教三经可能更准确一点.

《儒教三经》

包括《礼经》、《论经》、《易经》三部,儒教注重社会秩序,自然强调每一个人都能够仁者爱人,义者合宜,所以要求全社会都认真学习,修养身心,遵守礼乐。

《论经》即是《论语》,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也是一部儒家祖师孔丘与弟子们对话的语录集,由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根据孔丘当时的言行记述整理而成,大约在战国前期。

《易经》讲天地阴阳,宇宙自然,人伦五行,推演未来,使人类的生存能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能够对《易经》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对我们的生活有所启迪和帮助。《易经》的原初,就是一部占筮的书,所以必须从占筮的本身去理解,才能够有所契入和收获。但是,它又是一部反映先民的思想与人生观、世界观的书,所以应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根本,甚至可以说支配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礼经》可以说是人们进入儒家人生境界的必由之路。在对秩序的遵守过程中,得到了审美的体验和幸福的感受。书中《礼记》之中抱括了古代所谓的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涉及到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古人的生活指南,所以从小必读。其中有两篇很重要,即是《大学》与《中庸》。前者讲成人的必修课,后者是人生的智慧术,都代表了东方文化的精魂,所以为历代大师所倾心与实践。本书采用最具有权威性的注释本,加以校勘标点,简体横排,译作白话,标明要义,古为今用,启迪智慧,丰富人生。

但这里也有个问题:就是<易经>能算是儒教的经书吗?好象更偏向是道教的经典吧?

所以<孝经><论语>和<礼经>是儒教三经更准确一点.因为儒教就是以教治天下的王道之学.

道教三经分《南华三经》、《道德经》、《文始经》三个部分。道教是理想的、时间的、希冀永恒。儒家是现实的、空间的、要求秩序。士大夫达则儒,穷则道;群则儒,独则道,正是所谓的出道入儒。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仅五千余言,但她文约义丰,博大精深,涵盖天地,历来被人们称为“哲理诗”。她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也深刻地影响着世界人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道德经》一书越来越引起世界人民的广泛关注。自韩非的《解老》、《喻老》至今,据说仅国内的《道德经》译注本就不下千种。但到今天为止,可以说哪一个注本都没能真正地说明老子究竟说了些什么。世界各国的注本也很多,发行量都很大。

《南华经》本名《庄子》,是道家经文,是战国早期庄子及其门徒所著,到了汉代道教出现以后,便尊之为《南华经》,且封庄子为南华真人。

《庄子》一书乃是庄周及其门徒后学所共著,《汉书·艺文志》载其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部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乃为庄子所著,外篇多数为庄子所著,但间有弟子所篡补者;杂篇多为后学弟子所推衍。

《文始经》全名《文始真经》,又名《关尹子》或者《关令子》。所谓“文始”,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文明之始。本书充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以及思想认识水平,批评了修道人中的的种种邪迷丑恶,指出了一条超越自我而进入精神绝对自由王国的金光大道。

但道教三经还有其它版本:道教内部一般认为三经应为<道德经><南华经><易经>;而道教全真派就以是<道德经><孝经><心经>三本经为主

常用经书有哪些

1、《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经中可视为一个略本;本经说"无相"而不说"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风。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2、《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是一部极重要的大经,可说是一部佛教修行大全,此经在内容上,包含了显密性相,各方面重要的道理;在宗派上则横跨禅净密律,均衡发挥,皆详尽剖析开示。

3、《阿弥陀经》

佛教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在憍萨罗国舍卫城的南方祇园精舍,与长老舍利弗等十六位大弟子及文殊等大菩萨以及诸多佛弟子而说的经典。

4、《无量寿经》

佛教经典:共二卷,净土三经之一。此经说无量寿佛(阿弥陀佛)的因地修行,果满成佛,国土庄严,摄受十方念佛众生往生彼国等事。介绍了无量寿佛接引众生的大愿、极乐世界的美好景象,以及娑婆世界的污秽不堪等内容。

5、《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佛教经典,共二卷(或作三卷)。中国佛教界传诵较广,受到广大信众,尤其是净土信众的重视。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的故事,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事迹。宣扬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大誓愿。

经中还描述了地狱的状况,解释种种忏悔业障、救拔亲人眷属苦难的方法。另外在此经中,释迦牟尼佛宣说自己入灭之后至弥勒成佛以前的无佛世界中,教育度化世人的任务由地藏菩萨负责。强调读诵此经可获得不可思议之利益,消灭无量之罪业。

金钢经,地藏经,无量寿经,这些都是属于佛教哪个门派呢?还是说哪个宗呢?不太明白

都是大乘佛教的经典。没有法门的区分,都用。就是不同的法门偏重于某一经典。金钢经为禅宗主修,无量寿经、佛说阿弥陀经等为净土宗主修,地藏经为所有佛家法门所看重,因地藏经是佛教的孝经。

中国佛教道教较大的经分别叫些什么名字?

佛教: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金刚经、楞伽经、圆觉经、阿弥陀经等

道教: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真经、皇帝内径等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