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城隍庙作为中国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中国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城隍庙中的宗教仪式内容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下面将从多个层次来阐述城隍庙中的宗教仪式内容。
二、城隍庙的历史沿革
城隍庙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最早的城隍庙见于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建的芜湖城隍庙。历史上有唐人张说、李德裕、李阳冰、杜牧等祭祀城隍神的文献记载。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多以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三、城隍庙的建筑布局
城隍庙的建筑布局在县城诸庙中最为严整工巧。庙宇座北朝南,山门洞开,两厢布有耳房。进门有花木相间的通道长达五十米。北面为一平台,中置大型铸铁香炉一个,然后是一卷棚,再后便是大雄宝殿,高大宏伟,器宇轩昂,正中有城隍塑像,神态端详,慈眉善目,头面手足及骨身为泥塑,穿着确是真的彩色丝绸长袍,头戴帽子,足登朝靴,造型真切生动。南端,座南面北为一大型戏楼,斗拱飞檐,硕大宽广,与舞台有通道相连。北面为一大的长方形天墀,即是剧场。
四、城隍庙的祭祀仪式
城隍庙的祭祀仪式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每年的万寿节和季秋,遣内务府总管在此致祭,三月、九月、十二月各供玉堂春富贵花一对,朔、望日则供素菜。道光年间,每年八月万寿节由大光明殿道士在城隍庙内办道场诵经3日。在祭祀过程中,祭品用太牢,行三跪九拜礼。三献。每遇万寿节,遣官行祭,加果品。雍正时,改遣大臣承祭,后复命亲王行祭。
五、城隍庙的祭司制度
城隍庙的祭司制度具有一定的等级制度。最高级别的祭司是神庙内侍奉神像的神谕大祭司和主持丧葬仪式的殡葬祭司。其中最有权力的是丧葬祭司,他们掌握着神庙的大权,而且往往由法老钦定,作为法老的代理人在神前侍奉。他们是所辖神庙的总管,通常被尊称为“神的第一先知”。他们身披豹皮,主持着亡灵的启口、复生等各种重要的丧葬仪式。他们利用咒语的魔力,为亡灵铺平永生之路。没有他们,亡灵是不可能获得永生的。同时,丧葬祭司还拥有强大的政治权力,他们可以参言议政,影响国家的内政外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一些高级祭司还爬上了权力的顶峰。祭司受过良好的教育,在不从事神职的时间里,他们从事其他职业,比如做巫师或者医生。祭司集团中职位最低的是文书,他们负责抄写宗教和巫术文书从孩童时期就开始接受书吏学校的教育。
六、总结
综上所述,城隍庙中的宗教仪式内容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民间色彩。从城隍庙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祭祀仪式以及祭司制度等多个方面来看,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本文由作者笔名:188运势网 于 2024-12-31 17:13:4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yitaomi.com/wen/144647.html
上一篇
涂山寺有道士吗现在怎么样
下一篇
基督教的能养泰迪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