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洒净环节,这是佛像开光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通常会使用杨枝在佛像身上洒水,以达到净化的目的。这个步骤象征着清除佛像周围的不洁和负面能量,为后续的仪式营造一个纯净的环境。
接下来是香赞,即烧香。将点燃的香虔诚地供奉在香炉内,以消灾祈福。在这个过程中,和尚和法师会进行祭拜,表达对佛法的敬意和对佛像开光的虔诚祈愿。
请圣入位也是重要的一环。法师会做法请如来佛祖、观音菩萨、四大天王等诸多神仙前来坐镇。同时,会准备好祭祀神仙的座位和食物。法师和一起开光的弟子要一起守护着佛像,在佛像周围走动,并念佛经和大悲咒,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
然后是毛巾擦佛面。使用毛巾对佛像进行拂面,这一动作不仅可以拂去尘埃,还象征着拂去尘世的种种烦恼和不洁。通过这个步骤,让佛像更加明亮,寓意着佛像能够更清晰地洞察凡尘,更好地庇佑世间众人。
镜子照佛面是开光的关键步骤之一。使用明亮的镜子照射佛像,这一过程必须由高级的法师进行操作。被镜子照射过的佛像被认为能够普度众生,为众生带来平安和福祉。
最后是以朱笔点佛身。使用朱砂来点佛像,点佛像的眼睛使其通眼,点耳朵使其通耳,点鼻子使其通鼻。完成这个步骤,便标志着开光仪式的圆满结束。
在整个开光仪式中,每一个步骤都承载着深刻的宗教意义和象征。佛教认为,众生从无始以来受到无明的污染,未能洞悉诸法的真理,因此需要开发内在的智慧。唐代神秀禅师曾言:“身如菩提树,心似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开光仪式中,主法者使用毛巾拂尘,象征着清除众生心灵上的污垢;通过镜子的照映,表示净化垢尘,使心灵明澈,真正看到诸法的本来面目;最后使用朱砂笔点佛眼,因为眼睛象征着智慧,点亮佛眼意味着激发众生内在的智慧。
开光仪式一般在供养佛菩萨形象之前举行,其真正意义在于阐述我们供养佛菩萨形象的背后意图。它不仅是为了开启佛眼,更是为了启迪众生内心的智慧之光,开启内在的般若智慧。然而,现代的开光仪式往往走向形式化和迷信,使得开光仪式的实际意义逐渐丧失。实际上,开光应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应当唤起更多众生内在的光明。
佛教的开光和加持仪式通常在知名的佛教道场举行,参与仪式的法师应该是已受具足戒、持有正规戒牒的僧侣,而主持者则通常是担任寺院住持的有较高修行成就的法师。佛教的开光仪轨遵循严格的规定,根据不同传承,如汉传、藏传、南传以及法脉,开光仪轨的版本也有所不同。在进行开光之前,通常会先进行洒净仪式,这一仪式可以与开光同时进行,也可以在开光前夕进行。开光时会诵经(咒),具体的经咒内容则根据开光的时间、规模和传承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开光仪轨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是炉香赞,接着是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然后是滚引磬、刹板。之后是请圣,包括香花迎、香花请,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以及虚空和法界中所有诸佛,还有观音、文殊普贤、清净海众,以及律藏会上的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以及光明会上、寄位于诸天的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土地、护戒神王、金刚力士,以及其他幽显灵只。
法师说法环节,执毛巾时会说今日世尊庄严清净,威容显赫超越尘世;大悲怜悯三界众生,以真实利益众生为愿。执镜时会说佛面犹如清净满月,如千日放光明,圆光普照于十方,普渡一切有情众生。执毛笔时会表达愿世尊开启智慧之光,使众生真实了悟法宝;愿世尊启发大悲之光,拔除众生三界的苦恼;愿世尊展露清净之光,消除众生三垢的烦扰;愿世尊显现无量之光、无边之光、无碍之光、无对之光、炎王之光、欢喜之光、不断之光、难思之光、无称之光、超越日月之光,光明显耀,威神力无穷,度一切有情众生,使身心柔软,广泛感得喜悦,迅速实现菩提,解脱苦难。最后喊“开”。
之后是佛宝赞和回向。
总之,佛教开光仪式是一个充满宗教内涵和象征意义的庄重仪式,其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承载着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众生智慧启迪的期望。
本文由作者笔名:188运势网 于 2024-12-31 16:29:36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s://www.yitaomi.com/wen/143964.html
上一篇
佛教开光与物品选择的关系
下一篇
开光仪式后佛像的日常养护